top of page

【F-5除役專題】大鵬與老虎的邂逅 馮世寬先生專訪

  • Chief Editor
  • 2天前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中華民國空軍F-5機隊即將於7月4日正式除役,結束整整60年T-38A, F-5A/B/E/F、RF-5E家族在台灣的服役歷史。做為可能是全國最知名的F-5戰機飛行員,退休年餘的前國防部長馮世寬本次特別接受專訪,暢談F-5與他一生摯愛的故事,以輕鬆的態度話當年。


初見與換裝新機


回憶起部訓隊結束分發到臺南基地後首次接觸F-5A的時刻,馮世寬表示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輕巧、靈敏,爬升、加速快轉彎半徑也不錯,他最深刻的就是每次飛到失速後飛機會自動改正姿態,不需自己緊張。雖然與現在F-16, 幻象等線傳飛控(FBW)戰機不能相比,但當時所有的飛行員都非常用心,在每批飛行中探討性能極致。夜航第一課更是讓他驚喜萬分,因為F-5A儀表板的燈光是可以調亮的,如同吉普車進化到賓士般閃耀。


到了「嵩山4號」換裝計畫開始,五大隊先在台南換裝F-5E,之後再到桃園接裝新機,時任上尉作戰官的馮世寬更是第27中隊成軍時的掌旗官。回憶起F-5E帶給他的種種感動,馮世寬笑著表示E型與A型最大的不同是多了空用雷達,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而且換裝發動機也使推力增加,讓他有種又進階的感覺。

1980年代初期,第5大隊27中隊馮世寬中校與隊員飛行前任務提示。
1980年代初期,第5大隊27中隊馮世寬中校與隊員飛行前任務提示。

最難忘偵照掩護 那是真正作戰


當時的F-5E/F機隊除了擔負制空作戰外,對地對海夜炸無所不包,在馮世寬飛行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次飛行,就是他擔任執行大陸偵照任務RF-104G的掩護機。因為平時都是飛偵巡航線,但這次任務卻是「來真的」,在提示時長機就已告知隨時可能與共機交火,更有許多狀況推演,讓當時還是小隊員的他無比緊張。


後來任務當然順利完成,他表示從事前縝密的計畫再到平安落地,部隊之間互相支援達成任務讓他無比喜悅也充滿榮譽感。更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到不少戰術戰法的運用,對往後飛行生涯有很大幫助。


過程中馮世寬特別稱讚同期同學王廷正(少將退伍),他不僅是當年F-5E種子教官,更是空軍首位赴美受空戰訓練班的教官,將所見所學帶回台灣後建立「炸射班」開創空軍戰術專精先河。馮世寬稱,之後又協助引進ACMI空戰演練儀,組建後續F-5E/F假想敵中隊並延續到現今F-16V。

馮世寬擔任46中隊長在嘉義基地與全體教官合影。左起蔡德龍、蔡耀明、劉道聰、賀安心、馮世寬(隊長)、路靖一(副隊長)、戚佩選、唐定中、鍾春天
馮世寬擔任46中隊長在嘉義基地與全體教官合影。左起蔡德龍、蔡耀明、劉道聰、賀安心、馮世寬(隊長)、路靖一(副隊長)、戚佩選、唐定中、鍾春天

偶然一張照片 成為最知名F-5E飛行員


許多人對馮世寬的印象,即是他站在F-5E單座機旁的宣傳照,也曾在他擔任部長後的新聞版面被受封「台版太陽的後裔」。對此馮世寬露出靦腆笑容,指著照片解釋當年來龍去脈。


他還記得那是1980年夏天,當時他是作戰科中校訓練官,得知有位名為黃金昌的攝影師前來桃園基地拍攝宣傳照,要做為空投傳單與《中國的空軍》月刊使用。當天早上他告訴修管科今天有人要來拍照,飛機應該放在警戒室旁邊的停機坪,並且從旁指導拖機人員根據順逆光擺放飛機位置與飛行員「怎麼站比較好看」。


攝影師拍到一半,當場詢問他是否也能入鏡?馮世寬嚇了一跳,因為這並不在原本計劃內,且這些飛行員都是大隊部挑選過各個人仰馬大且英姿挺拔,他認為應該先請示大隊部再動作,而攝影師覺得機會難得,陪著他前往警戒室撥打電話。


「好吧,就五分鐘!」獲得上級許可後,馮世寬點頭答應拍攝,但礙於時間有限且背後這些飛機隨後準備飛行,因此攝影師只有5分鐘時間能動作。接著馮世寬披上臨時借來的白色圍巾,接著用水將就將頭髮梳理,借了其他人的抗G衣後匆匆上陣。最終拍攝4張照片,馮世寬仍記得有2張照片被選用,而他手叉腰站在飛機前的那張照片,更在40餘年後他擔任部長時再次「爆紅」,成為許多人對馮世寬的深刻印象。

1980年2月《中國的空軍》封面原版照片,黃金昌攝影。
1980年2月《中國的空軍》封面原版照片,黃金昌攝影。

給年輕人機會 五大隊士氣旺盛


數年後他被派赴46中隊擔任中隊長,並帶領著台東基地F-5E/F換裝任務。當時的46隊雖然都是炸射班師資,但還沒開始擔負假想敵任務,許多飛行員都是借調自其他中隊,在任務分配與協調上使他那段期間傷透腦筋。


經過職務歷練後馮世寬又回到5大隊擔任大隊長,他誇口在其領導下5大隊「絕對是當時空軍士氣最高昂的飛行部隊」,無論是各項演訓、沿海偵巡皆圓滿達成。


馮世寬的用人哲學也值得一提,即是任何戰演訓任務一定會讓小隊員出馬。他表示這是鼓勵的方式,既然已獲得飛行資格,讓這些資淺人員出任務絕對是合規定的。不擔心小隊員落敗,因為這是他們給予犯錯、改過的機會,如此一來才能在千錘百鍊下成為未來優秀的長機。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夜間海上炸射序列的領隊是剛拿到4機領隊的上尉,其餘2、3、4號機全都是中尉僚機,前一天聯隊長拿到序列後就急忙找他「怎麼會這樣排?」他很自信的回答他們都是完成戰備的飛行員,絕對有能力執行任務。馮世寬表示這種學習機會在課堂上是無法得到的,雖然這種想法在當時十分大膽,但是他有信心基礎,認為這些資淺人員既已完成戰備訓練,應該讓其汲取實作經驗。


正因如此,當時5大隊所有飛行員使出渾身解數在空中「逞兇鬥狠」,成功獲得多項榮譽。

1988年第5大隊長馮世寬上校舉行年度光武演習慶功會
1988年第5大隊長馮世寬上校舉行年度光武演習慶功會

長空萬里平安起落 亦師亦友一生摯愛


馮世寬也表示他這一生很幸運,遇到緊急情況都能順利落地。當然記憶中最深刻的還是當年在桃園飛行T-38A時,當時四架飛機在雲中離散,加上桃園基地能見度不佳、低雲幕,GCA系統甚至當機,一路向南又新竹、台中、嘉義皆陸續關場,抱持最後希望的他在後座冒著低能見度、低油量的風險將飛機飛到臺南落地,當時他甚至只是個上尉作戰官。


「我飛行時從不怕發動機失效」馮世寬很驕傲的表示這是飛行員與機務人員間的信任,雖然飛安事故是無可避免的,但F-5絕對是架很安全的飛機,真正因機械故障導致失事其實寥寥可數,都是有這些辛苦的「幕後功臣」在支持整個機隊。


除了感謝自己將自身所學發揮極致外,他也對所有機務人員表示最崇高敬意,有他們不眠不休的工作,才能每天有妥善機可以運用。


「我們要面對這個世代結束的必然」對馮世寬而言,F-5就像他一生摯愛,曾經帶著他上山下海,是除了家人外最親密的戰友。然而隨著時代變遷F-5E/F勢必要汰除,心中雖然充滿不捨卻又坦然,如今空軍已有更好的新式高教機勇鷹號來接替部訓任務,應該也要給予祝福。


除了他以外,如今大部分中華民國空軍無論空地勤皆有與F-5相處過的經歷。如今F-5即將正式退出中華民國的天空,馮世寬表示對空軍未能辦理一場隆重的除役典禮表示惋惜,但又能體諒空軍目前處境與任務繁重。


但他呼籲空軍能集思廣益尋找不同方式,讓國人清楚F-5E/F對台灣的貢獻,特別是讓年輕人能夠感受從而投身軍旅成為新世代捍衛戰士。

對馮世寬而言,F-5是他一生的摯愛。
對馮世寬而言,F-5是他一生的摯愛。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