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Chief Editor

韓國第一架自製軍機–復活號부활호與她的復原機

在2023年首爾航太展(Seoul ADEX 2023)展場上,有架不起眼的小飛機與韓國空軍歷代戰機比鄰而立,對比其他掛滿各式武裝的戰機,她幾乎不會吸引觀眾的目光。然做為韓國第一架自製軍用飛機,這架「復活號부활호」在韓國空軍史上卻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復活號原始的計畫名稱為「국산기 신형 비행기國產機新型飛行機」,在韓戰進行中的1953年由位於慶尚南道泗川的空軍技術學校研製,由於當時的韓國沒有航空工業基礎,因此除了機身結構外的部件幾乎都是從現有各型機庫存拆拚而來。設計要求裡指:


新型機的用途為觀測、聯絡,容易製造,並且能夠轉換為水上飛機。航程約300公里,落地速度為70~75公里。飛行員2名,並能夠搭載30公斤的貨物。

復活號設計採單發動機、後三點起落架配置,並且在機身後方設有小型透明窗口,可作拍攝與拋撒傳單之用。機尾1007編號也有其特殊涵意,1000代表的是韓戰中韓國空軍首位被敵機擊落而犧牲的飛行員千奉植中尉(駕駛L-4觀測機)姓氏,加上幸運數字7而成。不同於後來韓國其他自製軍機,整個復活號計畫在當時完全是試驗性質,1954年1月出版的韓國空軍官方刊物《彗星》第7期〈另一個建設者╴空軍技術學校〉的文章中就有1953年10月2日作者探訪空軍技術學校時,見到復活號製造過程的描述:

“繞了一圈,我們一行人來到了教育隊實習場,那裡正在進行更令人驚奇的工作,他們正在製造一架飛機。它不是使用現成的材料組裝的,而是由我們親手設計,並從各地取得材料來製造。當然這是一架輕型飛機,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飛機是由我們空軍之手製造的。當然,這是一個學習實驗。機翼的形狀與L型(註)有些不同。由於設備有限,有人預測它會稍微超重,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在急切地製造它。此前,某工科大學航空造船系來到我校,經過一個月的培訓組裝了一架飛機。在一個連飛機生產設施都算不上的倉庫實習場裡,李元馥少校、金鼎喆中士、田亨圭中士、文容浩中士等15人從早到晚都埋首苦幹。主翼已經安裝完畢,尾翼正在噴漆,有的人正在調整機身,每張臉上都帶著沉思的表情,且沒有其他想法。他們正在迅速行動以實現預計試飛日期的目標。包括校長金成泰上校在內的每個人都在付出非凡的努力以確保成功。「美國顧問已經要求我先帶他們進行試飛,無論如何,如果此事成功,不僅技術學校的工作會繼續下去,而且會成為全國的大話題,一切都會成功的。」”

註:L型為美製L-4、L-5、L-16

經過近4個月不眠不休的努力之後,復活號終於在1953年10月10日完工出廠,並在隔天10月11日完成首飛,前座飛行員為閔泳洛少校,後座則是設計團隊之一的李元馥少校,飛行時間2小時。之後該機被從泗川機場運到大邱基地,接受空軍參謀長崔用德中將的檢視,空軍作戰部長金信准將(韓國國父金九次子)並同乘試飛。後來又遷移到釜山金海基地,並於隔年4月3日在該基地舉行命名典禮,由時任副總統咸台永主持,揭幕總統李承晚親題於機首的「復活」二字墨寶。至於為何命名為「復活」目前並無定論,然根據推測很可能與李承晚的基督教信仰有關,甫結束韓戰的韓國傷痕累累、百廢待興,「復活」二字即是祈求這個被戰爭嚴重傷害的國家能夠重新振作。


後續復活號並未量產,也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其用途與服役紀錄,而是一直留在空軍技術學校,並在1960年轉移至大邱的韓國航空大學(已停辦,跟目前在首爾的同名大學不同)做為教具。數年後慶尚工業高校於同址開學,復活號被拆解並棄置於該校地下倉庫就此復活號這個名詞暫時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直到2003年12月,韓國《中央日報》刊出了一篇「尋找復活號」的報導,曾在慶尚工業高校服務多年的李方智看到報導後,表示該校地下倉庫似乎有一架飛機,這引起了奔走多年,苦尋復活號蹤跡的李元馥(該機製造團隊之一,時任少校)興趣。2004年初李元馥與文容浩(時任中士)前往探勘,終於讓只剩下骨架的復活號重見天日。之後官方注意到了歷史保存的重要性,指示第81航空整備廠組成團隊負責該機復原作業。然而復活號的完整設計圖至今並未尋獲,因此修復團隊在作業上只能依賴照片與李、文二人的記憶進行逆向工程,雖然仍有些不同,但在機體結構上大致復原了當初樣貌。值得注意的是,修復過程一如當年打造復活號般使用全人力手工而非機器替代,讓整架復活號更具當時樣貌。


由於機身結構年代久遠,加上復原計畫是以「重現當年外觀為主」,因此復原後的復活號並不適合飛行,僅能做為地面滑行用途,但在2004年10月22日的復原典禮上,復活號與一架KT-1雄飛號教練機共同滑行,象徵著韓國第一架自製軍機與第一架量產軍機的歷史傳承,也邀請了當年執行復活號首飛的閔泳洛、李元馥出席。可惜的是,當初協助復原作業的文竜浩在9月時因病辭世,未能見到復活號再次滑行。之後復活號被轉移到清州的韓國空軍士官學校空軍博物館,存放於半露天的簡易棚內。2008年,復活號被登錄為第411號國家文化財產,管理者為韓國空軍參謀長。


後續2008年起,復活號第二階段「改進復原工程」展開,這次根據2004年的復原工程來製造兩架全新的「復活號」,除了將藍圖全部電子化以存檔外,並計畫保持其中一架處於適航狀態。2011年兩架全新的復活號交付,分別命名為復活001與復活002,適航的復活002並在當年6月於泗川機場進行首飛,也就是這架HL003X。由於需要符合適航標準,在製造上採用大量現代科技,因此幾乎只有外型與當年的復活號相似,包含改採100hp馬力的Rotax 912活塞發動機,蒙皮使用複合材料製造,儀表全數改為數位化等等。


除了三架(包含實機復原)技術上可動的復活號之外,各地也出現了復活號的1:1仿製模型,包含首爾韓國戰爭紀念館、果川國立果川科學館、大邱慶尚工業高校、泗川韓國宇航博物館、濟州航太博物館等,目的是讓下一代韓國人能夠記得這段差點被遺忘的歷史。其中最接近原機的是濟州航太博物館,該架1:1模型機是採用2004年復原版設計圖並由韓國空軍製造後轉贈。

2023年首爾航太展上展示的復活號復原機,這架即是可飛行的HL003X。

位於首爾韓國戰爭紀念館的復活號1:1模型。

位於濟州航太博物館的復活號1:1模型,使用2004年復原版設計圖製作。Photo:Sweeper II

Comments


bottom of page